智能共享公寓
这次我们给自己的命题是设计一套30年代公寓,也就是10年之后的未来公寓。回顾过去的十多年,我国的住宅全面实现了产业化变革,大量的住宅区拔地而起,解决了居民迫切的居住需求,提升了居住品质。30年代的居住市场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人口统计数据、房屋使用者的代际变化、科技的发展,工作模式的改变这些都会导致居住需求的改变。
首先来看一组人口统计学数据:2018年,我国租房人口达到2亿,约占总人口的14.34%,预计未来十年,租房人口将达到2.5亿,占总人口的17.34%,同比增长16.34%。同年的新房交易量为17亿平方米,预计未来十年将减至1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约40%。可见未来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租房,而买房意愿越来越低。购房量的减少代表着个体租户的出租量将减少,而迅速膨胀的租房需求必将带来新建设和投资的租赁性用房的增加。因此租赁性房产势必成为未来新兴的住房类型。
再看2018年,中国的购房者平均年龄不到30岁,租房者的平均年龄也为30岁左右。30岁上下的年轻人成为了买房和租房市场的主力军。因此30岁左右的人的居住需求对住房设计将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近年来,自由职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势头迅猛,据2018年关于美国自由职业者的调查报告推断,至2027年,美国境内自由职业者的数量将初次超过传统职场人士。未来20年的中国,根据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2.0报告》,八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中国高达4亿的劳动力将通过网络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相当于中国总劳动力的50%。可见办公空间将成为未来公寓不可缺少的部分。
至2018年,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9平方米,人均套内面积按70%得房率记约27.3平方米。假设每个租房者承租面积也为27.3平方米,该面积明显小于一个普通住宅的套内面积。对租房者来说,虽然房子变小了,但是居住的便利度可不能减小,厨房、卫生间、沙发区、工作区和床区都很必要。
模块化加上可变家具也许能让上述要求成为可能,但模块化的设计和建造成本都非常高,以至于到底模块化的好处能不能抵消复杂的设计和高昂的造价依然悬而未决。相比之下,“共享公寓”可能更有吸引力,最小的私人居住空间,主要用于睡觉,共享客厅,共享厨房,共享办公空间。
不管科技如何发展,未来人们对于居住的基本需求:睡眠、饮食、工作和娱乐并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因而建筑师的工作也不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但是在“共享公寓”中,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是关于一群人的日常相互交织的必然性和复杂性。这个问题同时牵扯到时间和空间。人的行为,也可以说作息,随着时间而推进,比如说我们不可以同时进行睡觉和工作。如果在有限的空间中将睡眠、饮食、工作和娱乐的空间并置,必将降低每个空间的使用体验。同样的,一群共同居住的住户,他们虽然共享厨房、共享客厅但是他们很难得在同一个时间使用厨房和客厅。于是我们想到采取用时间差来提升空间品质的策略,这个策略依赖于建筑师和人工智能的合作。通过感应识别人的行动,空间随着人的活动而放大,随着人的离开而折叠,将更多被闲置的空间折叠起来就能为被使用的空间创造更好的品质。同时,所有共享的资源还可以通过云预约的方式更有序的使用。人均不足27.3平方米的租住空间不再只是一个房间,而成为配置齐全的住宅。
另外,我们也非常关注居住环境与自然的关系。忙碌的生活经常与报复性的享乐相伴,我们总是不远万里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却来不及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而研究证明,亲近自然能够改善情绪,缓解焦虑,抑郁和压力。我们的共享公寓能够智能识别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智能门窗系统调节建筑内外的视觉可达性、空气流通性等,创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环境,从而提高住户对于环境的知觉。
我们希望创造这样的智能共享公寓,依托于现有及可预见的科技,为居住者提供灵活可变,自我更新,关注自然的生态人居环境。